影响真空灌胶机灌胶效果的主要因素有:针的大小、灌胶量、针与工作面的距离、灌胶压力、胶水的粘度、固化温度曲线、胶水温度、胶水中的气泡、需要特殊设定的流体等。

一、不同胶水的选针
瞬发胶:水性瞬发胶使用安全活塞和内衬金属针;对于较厚的瞬变胶,需要使用锥形斜针,如果需要柔韧性,则使用PP针。
UV胶:使用琥珀色注射器,白色活塞,斜针。
光固化胶:使用黑色不透明注射器,避免光敏;
厌氧胶:使用10CC注射器和白色PE通用活塞;
密封胶和膏体:如果白活塞反弹严重,请改用安全型,使用斜针;
二、胶量的大小一般认为直径是产品间距的一半,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胶来粘接元器件,避免浪费胶。时间的长短决定了灌胶量的多少,所以要根据温度和胶水的特性来确定灌胶时间。
其次,在灌胶压力方面,压力过大通常会导致胶水溢出,胶水过量;如果压力过小,会出现间歇性充胶漏胶现象,导致产品缺陷。所以需要根据环境温度、胶水粘度等因素进行调整。
三、除了灌胶机本身的因素,胶水的粘度也会直接影响灌胶的质量。
如果粘度高,胶点会变小,甚至拉丝;如果粘度低,胶斑会变大,可能导致产品渗出,胶温应在23℃~ 25℃;环境对胶水的粘度有影响。温度降低,粘度增加,胶水流速相应下降,也容易拉丝。胶水的固化温度曲线一般由厂家给出。在实际操作中,应尽可能在较高的温度下固化,使胶水固化后具有足够的强度。
四、灌胶机的针头通常选用内径约为灌胶点直径1/2的针头。在灌胶过程中,应根据产品尺寸选择灌胶针。
五、针与工作面的距离,要把握好灌胶距离。要知道不同的灌胶机要用不同的针,每根针都有特定的停针程度。所以每次工作前,都要校准针与工作面的距离,也就是Z轴高度校准。